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 |
學點廣東話 Thread poster: jyuan_us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www.ursky.net/bbs/archiver/?tid-3156.html
乜(nnv、mie,2)= 什么; 例如:你有乜?=你有什么?
廿(aghg、nian,4)= 二十
卅(gkk、sa,4)= 三十
冇(dmb、mao,4)= 没有;例如:有冇钱?=有没有钱?
甴曱(jhk、gad zad,5)= 蟑螂
叻(kln、le/ li,5)= 很棒;例如:佢啲成... See more www.ursky.net/bbs/archiver/?tid-3156.html
乜(nnv、mie,2)= 什么; 例如:你有乜?=你有什么?
廿(aghg、nian,4)= 二十
卅(gkk、sa,4)= 三十
冇(dmb、mao,4)= 没有;例如:有冇钱?=有没有钱?
甴曱(jhk、gad zad,5)= 蟑螂
叻(kln、le/ li,5)= 很棒;例如:佢啲成绩好叻啵=他的成绩很厉害呵
冚(pmj、hem,5)= 全部?;例如:冚家铲=全家死光光
氹(nii、tem,5)= 哄;例如:氹你开心=哄你开心
攰(fclv、gui,6)= 累
佢(wan、qu,6)= 他或她;例如:距系边个?=他是谁?
呃(kdbn、e,7)= 骗;例如:呃神骗鬼
抦(rgmw、bing,8)= 殴打;例如:我哋去抦果条友=我们去揍那个傢伙
拎(rwyc、lin,8)= 提、 拿
拗(rxln、ao,8)= 矛盾
咁(kafg、gan,8) = 如此、这样;例如:咁啊?=这样啊?
咗(kdag、zo/ zuo,8)= 了;例如:食咗饭未?=吃了饭没有?
呢(knx、ne,8)、哩(kjf、li,10)= 这;例如:呢啲事=这些事
乸(bxgu、na,8)= 雌性;例如:鸡乸=母鸡
哋(kfbn、dei/ mi,9) = 们;例如:我哋=我们
咦(kgxw、yi,9)、噫 (kujn、yi,16)= 感叹词,啊(表奇怪); 例:咦?
咯(ktkg、lo,9)= 语气助词
咩(kudh、mie,9) = 什么;例如:有咩事?=有什么事?
咪(koy、mi,9)= 不要; 例如:咪走~=不要走~
係(wtxi、xi,9)= 是; 例如:係乜嚟架?=是什么东西来的?
屌(nkmh、diao,9)= 操
唓(klh、che,10)= 语气助词,表示鄙夷 =切
哽(kgjq、geng,10)=当然;例如:哽係=当然是
唔(kgkg、en,10)= 不;例如:唔係=不是
(kkmw、?,10)= 语气助词
俾(wrtf、bi,10) = 给; 例如:你俾我啦~=你给我吧~
冧(pssu、lin,10)= 哄、陶醉;例如:佢冧我/要冧嚇佢=她喜欢我/要哄一下她
屙(nbsk、e,10)= 排泄;例如:屙尿=拉尿
掂(ryhk、dian,11)= 完结或状态佳之意;例如:搞掂=办妥
掟(rpgh、ding,11) = 扔
啫(kftj、ze,11)= 语气助词;例如:唔係啫=不是的
啱(kmdg、yan,11)= 对、合适、恰巧;例如:啱心水=合心意
啰(klqy、luo,11)= 语气助词/啰嗦
唸(kwyn、nian,11)= 想;例如:我唸咁做唔好嘎?=我想这样做不好吧?
啖(kooy、dan,11)= 口;例如:咬一啖=咬一口
啵(kihc、bo,11) = 语气助词
靓(gemq、liang,12)= 漂亮或表示幼稚; 例如: 靓仔=帅哥/小子
揾(rjlg、wen,12)= 找、挣;例如:揾食=谋生
睇(huxt、ti/ di,12)= 看;例如:睇电视=看电视
喺(kwti、xi,12)= 在;例如:喺边度?=在哪里?
啲(krqy、di,12)= 的、少许;例如:畀啲钱佢=给一点钱他
嗟(kuda、jue,12)= 语气助词,感叹声; 例如:嗟~好吧毙咩?=切~很了不起么?
嘅(kvcq、ge,12)= 的;例如:你嘅道服呢?=你的道服呢?
喔(kngf、wo,12)= 语气助词
嗮(kjsg、sai,13)= 语气助词 浪费
嗰(kwld、go,13)= 那;例如:嗰啲=那些
嘞(kafl、la/ le,14)= 语气助词
嘢(kjfb、ye,14)= 东西;例如:有嘢睇=有东西看
嘈(kgmj、cao,14)= 吵;例如:嘈乜鬼=吵什么东西
嘎(kdha、ga,14)= 语气助词;例如:唔系咁嘎~= 不是这样的~
嘥(kthh、sai,14)= 浪费、错过;例:咁好嘅机会嘥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
嗻(kyao、zhe,14)= 语气助词;例如:我先至23嗻=我才23呀~
潎(iumt、pie,14)= 闪,走人
撩(rdui、liao,15)= 挑逗;例如:撩是斗非=若是生非
瞓(hykh、fen,15)= 睡;例如:眼瞓=困顿
噏(kwgn、xi,15)= 唠叨; 例如:发噏疯=胡说八道
嬲(llvl、niao,17)= 生气/一向;例如:我好嬲/必嬲喺咁嘅=我很生气/向来都是这样的
嫐(净得拼音nao)解释同上
嚟(ktqi、li,18)= 来;例如:入嚟=进来
攞(rlxy、luo,22)= 拿;例如:攞嘢=拿东西
下面嘅净係得拼音:
囖(lo、luo) 語氣助詞
吤(ge)例:将啲橙搣开一吤吤(一片片)
妳(ni)女嘅“你”
潝(xi)例:潝住啲汗对身体唔好
惗(nie)想 例:成日惗埋晒啲衰嘢
撇(pie)闪,走人
嘁 迉 qi 例:嘁起条筋 || 个地太滑,因住迉(滑)低
蠹 du 例:一蠹尿
淠 pei 例:一淠屎
氽 tun 例:一氽水
嘚 de
咖 ga
嘎(ga) 語氣助詞
嚿(gou、geo) 个
噃:bo
啱:ngam
悭:qian 省 ▲ Collapse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語助詞(只有一點點意思):
嘩 ,車 ,啊 ,唔 ,哈哈 ,咩 ,囉, 架=GA, 卦 ,之嘛,
GE
人稱代詞:
佢 =他/她
我地 /你地 /佢地 =我們/你們/他們
人地 = 人家
方位/代詞等(這些轉貼,廣東話在右方,有些修改了,用發音,不用原本的字)
這個 = 呢個
那個 = 果個
哪個 = 邊個
這邊 = 呢邊
那邊 = 果邊
哪邊 = 邊邊
這裡 = 呢�... See more 語助詞(只有一點點意思):
嘩 ,車 ,啊 ,唔 ,哈哈 ,咩 ,囉, 架=GA, 卦 ,之嘛,
GE
人稱代詞:
佢 =他/她
我地 /你地 /佢地 =我們/你們/他們
人地 = 人家
方位/代詞等(這些轉貼,廣東話在右方,有些修改了,用發音,不用原本的字)
這個 = 呢個
那個 = 果個
哪個 = 邊個
這邊 = 呢邊
那邊 = 果邊
哪邊 = 邊邊
這裡 = 呢度
那裡 = 果度
那裡 = 邊度
一 d= 一些
什麼 = 咩/乜
東西 = 野
這 = 咁
這些不分類:
點呀 =怎樣
唔該 =謝謝
唔該曬(客氣)=不客氣
唔係=不是
係=是
很久 = 好耐
整天 = 成日
沒有 = 未
不用、不必 = 唔使
難道 = 唔通
剛才 = 正話
在 = 係度、響度
跟、替 = 同、同埋
如果 = 若果
不但 = 唔單止
看法 = 睇頭
想法 = 諗頭
小孩 = 細路
小孩兒 = 細蚊仔
乜嘢=什麼
冇=沒有
d=那些
而家=現在
諗到=想到
lok1985forumabl.a.forumable.net/tc/viewthread.php?tid=29
[Edited at 2007-03-14 14:28]
[Edited at 2007-03-14 14:29] ▲ Collapse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哥仔记挺有human face,难怪姐姐仔们喳喳围着大叔前大叔后地叫,嘿嘿。
“粤粹”的文字香港保留得比较好,免得日后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Edited at 2007-03-14 15:03]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粵語正音運動指香港從197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一連串獨立但亦相關連的正音運動。運動最初只是針對大眾傳媒的懶音及錯讀,但到了1990年代至21世紀初,由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博士所提倡的粵語發音矯正運動,卻被不少現職教師指為一種「矯枉過正」的學說。現時,支持及反對何文匯博士的論點的兩大陣營還在對壘:在學術界的朗誦及教學方面,何博士的支持者有不少;但在大�... See more 粵語正音運動指香港從197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一連串獨立但亦相關連的正音運動。運動最初只是針對大眾傳媒的懶音及錯讀,但到了1990年代至21世紀初,由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博士所提倡的粵語發音矯正運動,卻被不少現職教師指為一種「矯枉過正」的學說。現時,支持及反對何文匯博士的論點的兩大陣營還在對壘:在學術界的朗誦及教學方面,何博士的支持者有不少;但在大眾傳媒及市民中,他的學說並未有很大的支持度。
[編輯] 1970年代到1980年代
早在1970年代,粵語正音就已因為大眾傳媒的普及而引起關注。當中,梁醒波為學界所攻擊的其中一個對象。梁醒波先生是香港粵劇界的著名丑生,後來加入了無線電視的晚間綜合娛樂節目《歡樂今宵》裡擔綱演出。由於梁醒波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他的「錯誤發音」被香港大眾市民所學習。其中一個教授經常提及的例子,就是「姍姍來遲」這句成語。按原來粵語的發音,「姍」解作「遲」應讀作「仙」,但他卻在電視上唱出了「何以『山山』來遲」的歌詞。直到現在,香港人都只知「姍」讀作「山」,而不知正音為「仙」。
當時,在大眾傳媒負責推廣正音的,是香港電台第5台晚間節目《咬文嚼字》的宋郁文先生。他的正音運動,直接引致後來香港電台在1980年代初期對廣播員發音要求的糾正。這些被糾正的例子包括以下幾個:
詞語 普遍讀音 「正音」
時間 時「諫」 時「艱」
報刊 報「旱」 報「hɔn1」
糾正 「豆」正 「狗」正
當時對正音運動的批評主要在報上,包括專欄作家王亭之及哈公的批評,以及間中的讀者來函,而且批評亦以情感宣洩居多。例如,有一位讀者的來信正指:「聽到一大班小朋友在講《小朋友時「姦」》(《小朋友時間》是香港電台的一個兒童節目名稱),令人感到毛骨聳然。」
後來在電視上亦有由林佐瀚先生主持的《每日一字》節目,但林先生對正音的態度比較寬容,並支持當一個讀音已經普遍時,大眾應該接受。
[編輯] 何文匯的「正音學說」
何文匯根據宋朝《廣韻》一書中的切韻方法,為很多與《廣韻》所載不符的粵音重新訂立標準,亦因此讓許多讀了幾十年的古音產生了變化。
例如:結構的「構」,粵音一向讀以k為聲母,但依《廣韻》為準,正音運動堅持以g為聲母;另,擴張的「擴」,粵音則讀為Kwong,但正音運動則改讀為Kwok
進入二十一世紀,正音運動成功入侵各個在香港的主要媒體。在香港的電視及電台新聞報告,播報員要每一個字都咬得和正音運動所提倡的字音一樣。
由於正音運動大幅度的更改了一向古老的讀音,被一些年輕人及年長的學者視為「謀殺廣東話」[1]而加以反對,其中以從1980年代開始在《明報》專欄批評「正音運動」「矯枉過正」的王亭之(當時另一反對者哈公已病逝)為反對派的中堅份子,指被「正音運動」所「正」的音大大減低了廣東話的流暢和靈活性,所謂「正音運動」的音實際為「邪音」,為「病毒音」[2]。
反對者指出,語言學家已得出結論,語言會經過時間和歷史因素而慢慢改變。所以以何文匯先生的說法,以宋朝所出版的《廣韻》作為粵語發音的依據實際並不準確,因它忽略了南宋、元、明、清四朝對廣東話的深遠影響。反對者也認為,年輕一輩不搞清楚「正音運動」的可取性,只「以訛為巧」而改讀所謂「正音」。另外傳媒及政府亦盲目地跟隨,令廣東話陷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
「正音」的爭辯在年輕的一輩中時有發生,因年輕人中亦分了反對派及跟隨派,這些爭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上討論區開始,其中以香港高登討論區最為熱烈。
2007年在香港、北美兩地有粵語文化傳播協會[3]發起「要求加拿大新聞節目更正粵語發音」的抗議行動,反對「病毒音」,支持「廣府話救亡運動」。 ▲ Collapse |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哥仔记係邊個,紅紅你快D講,唔講就嬲咗你 | Mar 15, 2007 |
阿叔人品唔多夠好,但係用人緣搭夠,加上多D關心下人,幫下人,D人就會圍住你。最緊要係誠心誠意,永無花假,做事認真,講笑還講笑,對方唔LIKEY,就立即講對唔住,做人就係你好我好。識撈就噤撈,唔識撈就無得撈,香港人的哲學,嚟到花旗,一樣駛得。留心聽書,唔好好似下面個公仔咁,上堂瞌眼瞓,知無。
redred wrote:
哥仔记
“粤粹”的文字香港保留得比较好,免得日后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修改时间: 2007-03-15 03:01]
[修改时间: 2007-03-15 03:15]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人类的寿命延长,社会人口也呈老龄化倾向,日本要70岁才退休,真是活到老做到老,有排都没退体金罗。日本人如果唔到70就瓜佐,咪好唔抵。唔知美国要65还是67拿退休金?所以呢,对还有一大截日子退休的人,称呼也要相应延缓,大小通刹叫哥仔记。
民间加一、两岁的虚岁算法只适用于行将就木的耄耋老人,加多那一、两岁好岩听,表明越高寿越好福气,最好加到111。
[Edited at 2007-03-15 07:05]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曾任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校長的鄭鑑樞先生,著有《楹聯文學概論》一書,也收集了一些以廣東方言所作的聯語,其中有趣味盎然的春聯。如:
「胡混混,全靠兩度;戇居居,又過一年。」「兩度」是指混飯吃的兩度散手。這副春聯頗具自嘲況味。
另一對是錄自香港大笪地的講古寮所撰春聯:
「懶理春去春來,總求米賤柴平,暫度當前環境;
「可憐餐有餐無,怎得時逢運至,撇下講古生涯。」
這副春聯寫於燒柴時代,距今至少有五十年了。大笪地的講古寮,現已成歷史回憶。
另一副是一個王老五,終於在年前娶妻,妻子卻是肥女,他就在春節時撰聯自嘲:
「年晚煎堆,求其有個;冬前臘鴨,到底成雙。」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冬前臘鴨,一隻(肥)繫一隻(瘦)」,都是廣東俗語。---- 節錄自香港電台一分鐘閱讀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1:06 Chinese to English + ...
redred wrote:
唔知美国要65还是67拿退休金?
redred,
You're asking about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Yes, normally one has to wait till the age of 65 or beyond to collect on Social Security. Some people opt to start collecting at age 62 at a reduced benefit amount.
The Self Employment Tax mentioned in another thread is basically a payment into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For those that are self-employed, it's roughly 15% of one's income. Employees pay half that percentage since the other half is paid by the employer. So our tax burdens aren't all that light either everything considered
Federal Income Tax, FICA (i.e. SE Tax), State Income Tax, Property Tax, Sales Tax... These are probably the bigger on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deral_Insurance_Contributions_Act_tax
http://www.ssa.gov/OACT/ProgData/taxRates.html
Retirement is a different issue. People can retire at any age. Some people hit it big in their 20's or 30's, and might choose to retire early. Some people choose to work into their 60's, 70's, or even beyond for various reasons... not necessarily always for need of income, but just to keep active. |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wherestip wrote:
For those that are self-employed, it's roughly 15% of one's income. Employees pay half that percentage since the other half is paid by the employer.
美国雇主必须为全职雇员缴纳收入7.5%的社保金,中国的形式和它一样,人们属于社会,社会要对其负责,不过很多老板没为雇员缴纳。就是老板依法为员工缴纳,许多人做那么一些时间就不干了,离开时会去劳动局退保,但只能退回个人缴纳的那部分钱。
现在社会人员流动性极大,民办学校从而应运而生。除了高考必须按照原籍地录取生源外,现在人员漂到哪里都无甚区别。
这种形式的社会流动,窍认为和山姆大叔的一样,只不过它有最强劲的经济后盾支撑着整个体系,也只需惠泽三亿人口,而我们却人口庞大而拥挤,从那个春运已可一窥端倪。
[Edited at 2007-04-05 02:58] | | |
Shang China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stone118 wrote:
我雖然河洛話(或稱閔南語、臺語)講得很爛,聽也聽不是很懂,但我知道:用河洛話讀古文其實也很雅致!很多古代語音讀音,都保留在各地方言中,押韻、聲調等等,要用方言讀,才讀的出味兒來。普通話是為了統一好方便大家溝通、但不可否認也損失了部份古音。所以我雖然沒什麼學講各種方言的天份,但對方言可一向是抱著非常感興趣(喜歡聽、享受聽)又尊敬的心情。 ^_^
正是由于方言或多或少保留了古汉语发音,外人学起来特别难,比如广东话,发音实在太难学了。 | | |
Shang China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quote]pkchan wrote:
連講廣東話都係女人好,做男人仲有乜地位呀,簡直無定企。講大聲D,就話你惡,細聲就話你蚊滋噤聲,真係左右做人難諾。
Angeline_sh wrote:
觉得广东话还是女孩子说来好听,就像吴侬软语,女孩子说出来听着真是舒服。
男人普遍嗓音大,而广东话鼻音很重,男人说话有点像吵架。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本文网址:http://bbs9.news.163.com/localgd/42857,6.html 复制
........
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广东话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 阳平、上、去四声,而广东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 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 See more 本文网址:http://bbs9.news.163.com/localgd/42857,6.html 复制
........
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广东话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 阳平、上、去四声,而广东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 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
特别上口和押韵。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广东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广东话仲。如“索气 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广东话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广东话念作“嚟”。广东话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
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畀(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 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墟(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广东话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广东话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广东话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广东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广东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例如:八卦、即爱管闲事,爱讲是非;牛一,戏称生日;手信,送与亲友的礼物;醒水,指机灵;咁串,相当于趾高气扬;执生,指看着办;执笠,指商店倒闭;生猛,指生气勃勃;千祈,指切切不可大意;扮嘢,指卖弄;坳撬,指不顺畅,有龃龉;沙尘,指轻浮,骄纵;纹路,指条理;拍拖,喻为恋爱;拥趸,指坚定的拥护者;俾面,为赏面、给面子的意思,等等。粤地名多用涌、沥、甫等;称小东西用“仔”,如“刀仔”、“凳仔”、“人仔”等;称外国的东西为“番”,如叫老外叫“老番”等;粤语方言将车船停靠叫作“埋站”,结账叫做“埋单”。
五是吸收外来语成分多。唐宋时期吸收阿拉伯语,如邋遢(赃),清至民国时期则大量吸收英语,如波(球),呔(车胎),的士(出租车),花臣(花样),菲林(胶卷),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买飞(买票)等。特别近年来,广东话的发展变化较大,吸收很多外来语,词汇创造量十分丰富,甚至将英语直译成广东话,如将party说成“派对”;show说成“大骚”;cool说成“酷”;等等。
六是词语结构特殊。广东话的名词重叠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睁眼)等;或者将动词、形容词重叠,如搞搞震(搞事),湿湿碎(琐碎)等。
七是喜欢倒装。如普通话的“要紧”,广东话说成“紧要”;广东话将“客人”说成“人客”;将“公鸡”说成“鸡公”;将“母鸡”叫做“鸡婆”、“鸡项”。等等。这些用词都带有古越语痕迹。
八是语法颠倒。广东话含双宾语的句式,语序排列正好同普通话颠倒。如普通话习惯说“我给你送礼物”,广东话的习惯说法是“我送你礼物畀你”;普通话说“你先吃”,广东话说“你吃先”,等等。广东话是“主语+谓语+直接宾语(事或物)+间接宾语(人)”,两个宾语的语法词序与汉语不同,如广东人喜欢说“我年纪大过你”,中原人则说“我年纪比你大”。
九是喜用民间俚语。请看下面一段广东话:昨天“潮流兴”“炒更”,今日有兴“跳槽”。今日“老细”“炒你鱿鱼”,聽日话唔定你会“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执生”,就係“食自己”。上一段话尽管你每只字都认识,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广东话的人才明白,广东话的奥妙堪值品味。
十是颇具特色的歇后语。广东人在日常言语中喜欢掺进生动、幽默、谐趣的歇后语作为口头禅。如:扮猪吃老虎----诈傻扮懵;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等等。一些歇后语的表现手法也非常丰富,有比喻性的,如“
蚕虫师爷----自困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牛嚼牡丹----唔识花共草”;有假借性的,如“死鸡撑饭盖----死顶”,“半夜食黄瓜----唔知头定尾”,“隔夜油炸鬼----没厘火气”;有双关性的,
如“打破沙盆----问到篤”,“二打六----未过斤两”,“黄皮树了哥----唔熟唔食”,“无掩鸡笼----自出自入”;有谐音性的,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有典故性的,如“姜太工封神----漏了自己 ........ ▲ Collapse | |
|
|
Yi-Hua Shih Taiwan Local time: 0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Shang, 你這帖真是安慰我心啊~~不然我還真為自己缺乏學方言的能力而內心暗自有愧呢.... ^_^
Thanks for sharing.
Shang wrote:
stone118 wrote:
我雖然河洛話(或稱閔南語、臺語)講得很爛,聽也聽不是很懂,但我知道:用河洛話讀古文其實也很雅致!很多古代語音讀音,都保留在各地方言中,押韻、聲調等等,要用方言讀,才讀的出味兒來。普通話是為了統一好方便大家溝通、但不可否認也損失了部份古音。所以我雖然沒什麼學講各種方言的天份,但對方言可一向是抱著非常感興趣(喜歡聽、享受聽)又尊敬的心情。 ^_^
正是由于方言或多或少保留了古汉语发音,外人学起来特别难,比如广东话,发音实在太难学了。 | | |
isahuang Local time: 12:06 English to Chinese + ...
谢谢PK书摘录,我有一个问题。粤语里的很多字汉语没有。那些字是另造的呢还是本来古汉语中就有?比如你说的来字,粤语念做嚟,我想知道的是古时候就用嚟吗?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2:06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外省人学粤语!怎样学的好?
乜甘啱嘅,我都喺湖北武汉~其实哩语言环境可以创造嘅,首先自己苦练基础,打到一定程度就睇多d粤语电视剧,电影同埋听多d粤语电台节目。。。呢d嘢都可以到网上揾。。。有网络条件可以同你熟识嘅广东朋友多倾下计,无条件都唔紧要,你可以揸住部录音机,对住块镜甘练,边念边录,跟住听下你自己嘅录音读成点,以后慢慢改正~差唔多就系甘多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 |